一说起湿疹,大多数人第一感觉是因为湿,体内湿热太重或脾虚湿重,总之和湿气脱不开关系。其实不然,就像秋天的湿疹,是因为身体太干。这不,最近秋燥明显起来,有些人已经开始皮肤瘙痒,而我的朋友黄姐已经被湿疹折磨好几天了,打电话来求救。
 
黄姐说她手臂、后背、小腿起了红疹,而且感觉皮肤又干又痒,非要抓破了才解恨,晚上比白天更严重,说她自己在药店买了一些湿疹膏,但只能缓解一会儿,没过多久又搔痒难耐。
 
听她这么说,我初步判断她可能是血虚风燥引起的,就问她最近有没有熬夜劳累或吃辛辣的东西啊?她说全中!
 
最近熬夜追《延禧攻略》,白天一有时间就看,晚上也看,每天都看到实在撑不住了才睡觉,白天会感觉疲劳,头晕,所以想着要补补,就去美美的吃了顿海鲜大餐,什么麻辣虾、香煎海鱼、烤生蚝。。。。还有因为肩颈僵硬,就用比较热的水来冲澡,谁知道第二天湿疹就一发不可收拾了。
 
我的天,你这么作,真不怪湿疹!这是典型的干性湿疹,是熬夜耗伤了阴血,用眼过度也伤阴血,血不足则生内热;又加上辛辣煎烤的燥热之性,加重血虚内热,不能濡养滋润皮肤;而且用较热的水冲澡把身上保护性油脂也冲掉了,对干燥的皮肤才来说简直是火上浇油,所以才会起一片一片红疹,又干燥又痒。
 
多事之秋,还是别太作了,特别是平时就气血不足(容易头晕、失眠、疲乏、月经量少)的人;或阴虚内热的人,还是多养血润燥吧。
 
一、滋阴养血润燥
 
一、滋阴养
 
多吃“滋阴养血润燥”食材,给皮肤加一道防护罩!
 
菠菜、银耳、百合、甜杏仁、秋梨、黑木耳、胡萝卜、蕃茄、茄子、秋葵、海带、紫菜、苹果、葡萄、蓝莓、桑椹、黑芝麻、海参、鸡蛋、海蜇皮等。
 

二、少吃辛辣温燥之物
 
秋天要少吃辛热刺激食物或温燥进补食材,辣椒、烧烤、油炸物、羊肉、姜母鸭、十全大补、酒、咖喱、胡椒、咖啡等。
 
这些调料食材偏燥热,助长身体的火气,而身体的阴血就好比是水分,火越大越容易把身体的阴血津液等滋养濡润的物质烧干,身体更加缺水,无法滋养肌肤,加重皮肤干痒,引发湿疹。
 
 
三、皮肤保湿不可少
 
洗澡水温不要太高,感觉温温的就可以,也不适合泡温泉,秋冬不用每次洗澡都用沐浴露,以免洗掉皮肤表面的油脂;洗浴后及时涂抹保湿乳液。
 
四、艾灸防复发
 
很多干性湿疹,不容易好,在常发的几个地方反反复复,比如耳朵、小腿、后背等,皮肤都粗糙肥厚,或成苔藓样改变,表面有细薄皮屑,兼有色素沉着或脱失,常伴剧烈瘙痒,可以试试艾灸,艾灸需要坚持一段时间哦。
 
【艾灸穴位】足三里,三阴交,血海,大都,郗门。
 
【艾灸方法】选用艾条灸之雀啄灸。艾条火头像麻雀啄食一样,在穴位皮肤上上下移动,使局部产生温热感觉,直至皮肤出现红晕为止。
 
湿性湿疹,要区别对待
 
湿热型湿疹和脾虚湿疹,都是有水泡,有渗出液的那种,跟干性湿疹很容易辨别,也会瘙痒难耐,但多发生在夏天,或者跟饮食不当有关,比如进食辛辣过量,或是进食虾蟹、海产、奶制品等刺激腥臊的食物,加重脾的负担,不能很好的运化水湿,导致湿热内生或者脾虚湿盛。
 
湿热型湿疹一般是急性湿疹,除了湿疹以外,会有小便黄热,舌苔黄厚、大便黏马桶或便秘的情况伴随,而脾虚湿盛型湿疹,大便是稀而不成形,嘴里比较淡,舌苔白
退湿性湿疹,健脾祛湿是关键
 
1.多吃一些健脾祛湿的如茯苓、薏米、冬瓜(带皮)、白扁豆、怀山药等,一起煮水喝更好,湿热型的可以加少量绿豆或金银花,脾虚加一两粒大枣,连喝一周把湿气驱除出去。
 
2.“四妙散”泡洗
湿气是阴寒的,向下走的,所以湿性湿疹好发于阴囊、小腿湿疹、足部。这时候可以将蛇床子,苍术,黄柏,生薏苡仁打碎,包起来煮水,浸泡有湿疹的部位。这几种中药,都是祛湿、清热解毒的能手,效果奇好。注意温水就好,不要太热,以免加重病情。
 


注:此内容、图片来源于网络,非原创。只为中医文化的传播和分享,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,我们第一时间删除,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。